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 索引号: 152475324/2025-00306
  •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发布机构: 南涧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1743126120000
  • 发文字号: 南政发 〔 2025〕 3号
  • 主题词: 秋粮生产
  • 体裁: 通知

南涧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涧县2025年秋粮生产意见的通知

  • 南涧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31日
  • 来源:南涧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有关单位:

《南涧县2025年秋粮生产意见》已经县十三届人民政府2025年3月25日第42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5年3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南涧县2025年秋粮生产意见

为切实抓好2025年秋粮生产工作,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大理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各级党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突出粮食生产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优化产业结构,坚决守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二、目标任务

按照“稳口粮、稳玉米、稳大豆,扩油菜,提单产”原则,调优结构、主攻优质、提升效益,力争完成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7.35万亩、亩产307公斤、总产114838吨。其中:秋粮作物播种面积23.34万亩、总产88416吨。

三、工作重点

(一)紧盯“粮袋子”“油瓶子”,稳定粮油播种面积。落实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一是稳定稻谷播种面积。凡是有水源保障的田块都要有计划地组织落实水稻种植,坚持数量、质量和效益并重,筑牢“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二是提升大豆种植水平。多途径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力争大豆播种面积稳定在0.25万亩。三是调优玉米、马铃薯结构。稳定籽粒玉米面积,增加鲜食玉米、青贮玉米面积。以市场需求和增粮增收为目标,探索冬春马铃薯与夏秋马铃薯错峰发展生产格局,推动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四是扩大油料种植面积。因地制宜抓实花生、夏油等春夏播油料作物生产,全年油料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18万亩。

(二)着眼“稳面积”“提单产”,抓实大面积单产提升。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大面积单产提升这项头号工程,统筹用好各项支持政策,把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主攻整乡镇大面积单产提升。突出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融合促单产提升,加强种地、管田、治虫、防灾、收获全过程管理,充分发挥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作用,指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率先使用能提高单产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率先向小农户提供提高单产的托管服务,推动大面积单产提升。

(三)抓实“政策”“补贴”,全面落实粮食生产保障措施。全面落实党政同责和稻谷、玉米最低收购价政策,及时兑现耕地地力保护等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各乡镇抓粮积极性。抓实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等种植业保险政策落实,确保种地农户全覆盖。各乡镇要于6月30日前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全面兑现到种地农户手中,切实把中央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让种粮农民得到实惠。

(四)“建设”“保护”并重,夯实农业生产发展基础。加大高标准农田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严格耕地种植用途管控,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一是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以土地整治、土壤改良、地力培肥为重点的中低产田地改造,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二是强化耕地保护。从严排查整治“大棚房”问题,彻底整治存量,坚决遏制增量。规范设施农业用地备案,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管机制,加密日常巡查抽查,坚决防止“大棚房”问题回潮反弹。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为契机,探索建立耕地种植用途管控机制,明确利用优先序,加强动态监测,永久基本农田要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跟踪监测耕地撂荒情况,统筹利用撂荒地、冬闲田,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三是着力提升耕地质量。实施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支持粪肥还田,扶持粪肥还田利用专业化服务主体,初步构建市场化运作的粪肥还田长效机制,减少化肥使用量。抓好水旱轮作、豆科轮作,切实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减轻连作障碍,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综合措施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做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

(五)“良种”“良法”配套,抓实农业科技推广。聚焦水稻、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大力推广应用省工节本、绿色生态、高质高效的粮食生产技术和粮经轮作、水旱轮作、农牧结合、稻渔综合种养等耕作制度,努力提高良田产出水平和综合效益。要采取有效措施,抓实“良种”推广,建立分区域、分作物、分层次的良种区试、良种示范、良种推广,依靠良种推广,提高主要粮食作物产量。要抓实“良法”配套,围绕节种、节肥、节药、节水、节工及高产、高效技术,集成推广科技增粮措施,推进粮食生产绿色发展。一是推广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整合项目资金,创建水稻、玉米、马铃薯和杂粮等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样板,在示范区内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集成绿色优质高效技术模式,充分发挥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的引领支撑作用。二是加大农作物间套种和晚秋扩种力度。要充分利用作物生长茬口和生长空间差异,大力推广粮果、粮经、粮粮间套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扎实抓好晚秋粮食扩种。三是加大推广种地和养地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各乡镇要实施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要做好指导服务工作。推行秋粮水稻、玉米—夏粮蚕豆、油菜轮作模式。四是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结合秋粮生产需求,积极对接农机生产企业,加快引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着力解决作物生产和适应山区小地块生产使用的小型农机缺乏等问题。抓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重点向粮食生产全产业链倾斜,支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促进全程机械装备配套应用。

(六)“预警”“防治”发力,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针对极端天气可能导致自然灾害频发、病虫害高发的态势,要全面加强自然灾害防范和重大病虫监测预警防控。一是加强农业气象灾害应急救灾。各乡镇要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会商,密切关注干旱、洪涝、风雹、低温等农业气象灾害,及时调度灾情。对受灾严重的地区,指导农民搞好补种改种,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二是强化病虫害监测预警防控,根据病虫灾害发生情况和作物生长进程,制定防控技术方案,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及时落实防控技术措施。紧盯重大病虫害防控目标,以不发生大面积连片成灾为目标,突出抓好水稻“两迁”害虫、草地贪夜蛾、马铃薯晚疫病、红火蚁等病虫疫情防控,确保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三是强化农资保障。要会同发改、供销社等部门加强化肥、农药和种子等农资供需监测,提早做好谋划储备,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确保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

(七)“种”“管”结合,加强夏收作物管理和春耕备耕工作。“三分种,七分管”,各乡镇要进一步加强对夏收作物的田间管理,努力夺取夏粮丰产增收。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做好夏收作物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控工作,组织群众抓住晴好天气,对成熟的作物进行抢割、抢收,实现颗粒归仓。结合天气预报、蓄水和水源情况,适时育苗。农机部门要做好机收机耕、预整地和干旋平田服务,做到豆倒、麦倒田翻身。全县秋粮作物要在芒种节令前全面完成栽种任务。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各乡镇要按照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农村工作会议系列决策部署,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集中时间、精力、财力、物力,抓好抓实秋粮生产,细化目标任务,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指导服务,切实解决秋粮生产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确保秋粮生产任务落到实处。

(二)强化资金保障。各乡镇要多方筹集资金,努力增加对秋粮生产的投入。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扶持农业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积极争取中央、省州项目支持,助推农业生产发展。要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技术培训、新技术示范、病虫害防治和高质高效创建等工作。要加大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项目扶持力度,帮助其发展壮大。

(三)强化协调配合。各有关部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尽职履责,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形成秋粮生产合力。农业农村部门要做好农机具的维修保养等准备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各种途径抓好适用技术培训,把秋粮生产技术宣传培训到千家万户;金融部门要转变观念,采取灵活方式,简化程序,做好农业生产信贷资金的发放;水务部门要做好秋粮生产用水的各项准备工作;气象部门要强化秋粮生产关键期气候预测,做好粮食生产气象服务工作;物价、市场监督、供销部门要扎实抓好农资市场的监管,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

附件:1.南涧县2025年秋粮暨全年粮食生产指导性计划表

2南涧县2025年秋粮生产科技措施推广计划表


相关文章:《南涧彝族自治县2025年秋粮生产意见》政策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