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刚微亮,薄雾还未散去,无量山镇可保村的白茶园里已是一片热闹景象。身背竹篓的茶农穿梭在纵横交错的茶垄间,指尖轻拢慢捻,采下春天最珍贵的一抹新绿,千亩茶园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采摘季节。
在翠色欲滴的茶园深处,不时传来采茶人哼唱的悠扬山歌,与簌簌叶声交织成动人乐章。作为省级“一村一品”白茶示范村,可保村的种茶历史悠久,千百年沉淀的青山沃土,孕育出“色如玉露,香胜幽兰”的茶香之韵。
时下,全村1200亩白茶园绵延如涛,绿波翻涌,茶树萌发的新芽格外饱满。风拂过,茶浪翻涌,采茶人缀成星星点点的身影点缀其间,俨然一幅生动的春耕图。“一天能采十来斤鲜叶,手脚麻利的茶农一天能挣三百多块钱。”村民杨大叔头戴遮阳帽,手指翻飞间竹篓渐满,脸上掩不住丰收的欢喜。
茶山高处,一座现代化茶叶加工厂引人注目,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的全产业链体系,为白茶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引入智能物联监控系统,通过架设4K全景云台摄像头,实现茶园监测、病虫害预警、生产溯源三大功能全覆盖,为茶园安全管理提供预警和应对措施,提高茶叶品质管理水平。
制茶车间内,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往来,晾晒、萎凋、干燥各道工序有条不紊。乘着南涧县大力发展白茶产业的东风,村里也来了不少“新茶人”。引进的企业带着技术和管理优势,与当地的生态茶园深度融合,新型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挥联农带农机制,让可保村的白茶产业更上一个台阶。
村党总支副书记杨文兰介绍,近年来通过“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村里提供技术培训和渠道支持,白茶品质连年提升,每公斤干茶售价接近千元。“春茶采摘季能吸纳300多名村民就业,去年全村白茶产值超百万元,不少人家靠白茶赚钱盖起新房子。”
据了解,地处高海拔山区的可保村,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优质白茶生长的“天然摇篮”。自2016年起,全村实施茶树品种改良工程,通过引进“普景1号”良种进行本土化嫁接,既保留传统茶园生态基底,又提升茶叶品质。目前,全村共有3200亩生态有机茶园,其中1200亩完成“高接换种”技术改造,实现农户全覆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