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信息

清华大学医疗帮扶南涧:十一年深耕筑健康 精准施策惠民生

清华大学医疗帮扶南涧:十一年深耕筑健康 精准施策惠民生

  • 南涧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6日
  • 来源:南涧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作者:
  • 【字体: 大  中 

自2013年4月清华大学启动定点帮扶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彝族自治县工作以来,医疗帮扶始终作为阻断“因病致贫、返贫”的关键举措。南涧依托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清华长庚医院等优质资源,结合南涧实际需求,形成了覆盖疾病筛查、人才培养、技术提升、远程协作的全链条帮扶模式。

一、因地制宜聚焦儿童先心病,点亮南涧先心病患儿希望之光。针对南涧高海拔地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发现晚、诊疗难的问题,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积极发挥心脏中心的学科优势,连续11年开展专项救治行动。2019年在南涧县妇幼保健站设立了“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基地”。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南涧筛查点为中心向周边3州8县辐射,累计救治4000余名先心病患儿,慈善基金支持医疗费用8000余万元。2022年题为《探索构建医疗帮扶的“大理模式”——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助力南涧县儿童先心病救助工作的创新实践》的医疗帮扶案例,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持编写、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扶贫优秀案例选编》。2024年《缘起大理,“心”生希望——清华-南涧先心病儿童医疗帮扶》项目成功入选第九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11年来清华一附院先后12次在大理州开展大规模先心病筛查工作,从4155名疑似患儿中确诊1002名需要手术治疗,义诊筛查累计减免检查费等220余万元。现已有36批次、共660名患儿在清华一附院完成手术,协调救助费用1000余万元。

二、儿童先心病专项医疗救治帮扶模式从南涧出发走向全国、走出国门。清华大学在多年救助南涧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当地政府、基金会、清华一附院三方联合的先心病救助医疗帮扶“大理模式”,即“服务一条龙,看病零负担”,“医保报销一部分,基金救助一部分,医院减免一部分”,三方(当地政府、基金会、一附院)联合的救助方式,项目内容也从最初单一的疾病治疗,逐步扩展为疾病的确诊筛查、基金救助、医务人员培养、远程会诊平台的搭建等全方位立体医疗帮扶的“大理模式”,并先后在先心病高发的云南、贵州、四川等数十省区推广。如今,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疗队的足迹已遍布全国28个省份,还走出国门,服务“一带一路”有关国家。

三、聚焦短板弱项多维帮扶促南涧医疗水平迈上新台阶。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医疗人才帮扶模式,南涧县先后派出4批次12名医护人员到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免费进修学习。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续10年12次派遣包括心脏内科、心脏外科、超声诊断科、儿科、妇产科等专家57人次到南涧进行帮扶,助力南涧医疗提升,同时,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帮助南涧县妇幼保健院创建新生儿科、建设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设立“王廉一教授工作室”,实现远程超声影像诊断系统实时指导,有效降低了南涧县新生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患儿的死亡率。目前,南涧县妇幼保健院顺利完成“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和“两个中心建设”,医疗服务质量得到较大提升。这也开创了云南省唯一一个将两个中心建在保健院的先例。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