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信息

南涧县:小菜场托举大幸福

南涧县:小菜场托举大幸福

  • 南涧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5日
  • 来源:南涧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作者:李精美
  • 【字体: 大  中 

食安全、菜篮稳,才能让幸福“圈”在群众身边。南涧县聚焦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安全,将“数字赋能”“枫桥经验”融入食品安全监管中,切实让人民群众体验到小菜篮里的大幸福。

一、规范化建设,让家门口幸福本色更浓

一是对标对表建市场。以经营分布、功能分区为内容,划行归市,从灯光照明、消防安全、排水系统基础硬件提升,从空间布局合理、内部功能完善、整体风格协调入手,按照鲜活、生熟、干湿产品要求分开布局,划分蔬菜区、水果区、肉类区等区域,商铺、摊位等严格按照“三线、五面、两栏、一闸、一规范、一秤”6个方面的标准实施整改提升,建成配备停车场、公共卫生间、农残检测室、警务站的规范化星级集农贸市场。二是家门口幸福触手可及。坚持政企同心画圆,以高品质高颜值打造宜商宜业宜居环境,市场便民服务站、母婴室、休息区、失物招领台、小件存放点、购物推车、直饮水以及劳务输出服务等人性化设施及服务一应俱全。在市场入口设置鲜花摊位,真正把群众的菜篮子织成精品屋,让市场颜值再提升,让百姓幸福感再加码。紧扣南涧县“无量幸福小院”民生工程,成功打造运营幸福食堂,为周边老人提供便利就餐服务。以政企合力做加法,破解难题做减法、社会治理做除法、共建共享做乘法,在政企同心合力双向奔赴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市场的“高能级”成就生活的“高品质”,切实让人民群众体验到小菜篮里的大幸福。

二、智慧化管理,让幸福彝乡发展成色更足

一是智慧化融入解决“食品安全堪忧”。建立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将各环节加工及流通的信息相关联,从生猪养殖到肉品零售终端相关信息的正向跟踪,形成质量信息追溯链。消费者可通过扫智慧电子秤打印输出的二维码,实时查询到猪肉检测、溯源凭证(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明)等信息,以食品安全一码溯源确保食品安全可查、过程可循、责任可追。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与农残快检有效结合,发挥快检“哨兵”和风险预警“雷达”作用,对入市前的蔬菜水果开展农产品农残检测,并公示检测结果,通过智能电子秤+食品安全检测室+食品安全追溯平台,以农残检测一屏统览实现有效的食品安全追溯闭环管理。二是“一杆秤”“三统一”促升限纳统提质提效。打造统一支付、统一核算、统一纳税的“三统一”新模式,探索实施分行业统一经营管理,成立商贸公司,依托商业综合体实现“升限纳统”,持续释放智慧赋能叠加乘数效应,实现了数字成果向经济成果转变,进一步增强发展竞争力,为全县经济发展助力赋能。同时,通过互联网+实现智能化经营和管理模式,可适时掌握市场客流、交易记录、价格数据等市场运营动态和相关信息,以数据归集一秤完成为政府部门监管、市场企业服务、商户摊主经营、百姓群众消费、经济调查等提供数据支撑。三是线上销售提升服务能级。挖掘线上销售平台,运用微信小程序和抖音直播等平台,为商户提供免费宣传、销售、配送等服务,全心全意为商户当好“代言人”,全方位助力商户经营升级提档,实现线上销售一键完成。

三、枫桥式服务,让民生福祉底色更亮

一是筑牢善治根基。以“党建+”模式为抓手,以“党建+”网格为依托,以“党建+”志愿服务为载体,构建“农贸市场党支部+党员服务队+党员经营商户+群众”的四级联动管理服务体系,强化食品安全管理、收集社情民意、矛盾纠纷调解,做到小事不出摊位、大事不出市场。二是健全治理机制。推行经营主体“红黑板”制度,实施“我的市场我的家”“我的摊位我管理”和摊前“六包”责任,企业和经营主体建立形成最动人的鱼水情。设立调解工作室和消费投诉室,通过政府、企业、商户和群众四方参与,形成多元化化解消费矛盾、全域守护平安、全要素服务群众的“枫桥式”模式。三是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法律服务。设立“枫桥式综合集贸市场综治中心”,对各类矛盾多维度调解、多元化处置,整合综治维稳、矛盾调处、法律服务等多项功能于一体,检察服务、接受监督、公证调解、仲裁服务等法律援助在“指尖”一键完成,为百姓美好生活注入更多“安全感幸福感元素”,以“诊所模式、厨房模式”打造综合治理中心,以“小平台”推动“大和谐”。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