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云政发〔2013〕153号)和《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理州落实云南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分工方案的通知》(大政办发〔2018〕46号)等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全县各级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情况,对2018年度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工作进行总结。本报告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及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与附表共六个部分组成。所列数据的统计时限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电子版在南涧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示,联系方式:南涧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联系电话:0872—8525805。
一、概述
1.理顺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责任。坚决贯彻执行省、州要求,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增设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履行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工作职责。调整充实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县人民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办公室工作的副县长任副组长,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设置政务公开工作联络员,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
2.完善工作机制,厘清工作思路。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不断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信息审查制度,就公开范围、公开方式、公开程序作了具体要求。明确各级行政机关将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落实到办文办会程序,做好公文公开属性源头认定、违规处理和公开内容动态扩展等工作。印发《2018年南涧县政务公开工作主要任务分解实施方案》,梳理工作重点,逐项落实政务公开工作。
3.紧扣公开要点,落实重点事项。根据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理州落实云南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分工方案的通知》(大政办发〔2018〕46号)罗列的工作要点,逐项进行分解落实,从加强公开解读回应、提升政务服务实效、推进政务公开平台建设、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等方面着手,通过重点工作、重要领域事项公开,推进政策公开、提升实体大厅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4.搭建公开平台,强化载体效用。规范网站建设,关闭整顿部门网站,实现全县门户网站“一张网”,抓好日常建设和维护;加强政务新媒体建设,整顿保留“问政南涧”、“南涧发布”、“南涧党建彝乡先锋”、“微南涧”、“南涧政协”、“南涧旅游”、“南涧妇女”、“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8个微博账号和微信公众号等政务新媒体;有效利用手机短信、微信群、QQ群、APP移动客户端等科技平台,扩大公开范围;通过政府公开栏、行政村宣传栏、单位宣传栏等,将办事程序进行公布;排查全县使用的热线电话,核实全县共同使用热线号码2个,分别是96128和12345专线。通过多渠道政府信息公开,提升群众的知晓权,方便群众办事和依法监督。
5.主动公开公文,关切舆论热点。实现政府发文、政府办文件、重点部门规划设计等公文主动公开,针对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工作难点、舆论焦点,由主要负责人当好“新闻发言人”,做好“政策解说员”,履行好热难点事件“工作调解员”,对社会舆论关注度较高的领域的公开事项,实行跟踪公开,落实问效,确保工作权利在阳光、透明下运行,事情得以解决。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
2018年,全县政府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582条,其中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公文类信息1950条,全部电子化主动公开,其中新闻动态类信息894条,占总数的45.85%;公示公告类信息311条,占总数的15.95%;公共资源交易类信息362条,占总数的18.56%;政府发文类信息80条,占总数的4.10%;财政预决算公开类信息128条,占总数的6.56%;环境保护类信息30条,占总数的1.54%;不动产登记类信息26条,占总数的1.33%;投资类信息23条,占总数的1.18%;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类信息7条,占总数的0.36%;其他信息89条,占总数的4.57%。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主要类别
1.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信息公开
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行政效能。成立南涧县人民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下设行政审批改革组、投资审批改革组、职业资格改革组、收费清理改革组、商事制度改革组、教育改革组、科技改革组、卫生计生改革组、文化体育改革组9个功能组和综合组、督查组、法制组、专家组4个功能组,协同推进“放管服”各领域的改革。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13至2017年,全县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97项,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事项精简率达30%以上;2018年4次对县级行政许可事项进行调整,其中承接上级下放事项95项,对应省州取消25项;全面推行权责清单工作制度。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检查、行政确认、行政奖励、行政裁决和其他类别10个行政职权,通过云南机构编制网向社会公布,2018年全县共调整各类行政职权事项累计345项;扎实推进红顶中介清理。认真清理规范各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共清理出涉及11个审批部门29项行政审批事项的中介服务事项36项,取消3项,保留33项;清理取消各种奇葩证明。清理出部门在开展行政审批和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开出和索要的各类证明、盖章等材料104项,报上级人民政府审核汇总后纳入通用清单管理,及时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和县政务服务网上大厅建立链接向外公布。
2.围绕“双随机、一公开”推进信息公开
把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作为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规范市场执法行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举措,编制《南涧县各级政府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健全完善“一单、两库、一细则”。自2016年11月底首次公布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以来,调整事项名称不规范以及抽查范围、标准、比例、频率、方式、内容等不合理的16项,取消3项,增加9项,全县共公布随机抽查事项246项,其中市场监管执法事项118项,其他行政执法事项128项。2017年以来,全县17个部门建立随机抽查平台(系统),15个部门开展分级分类监管,其中一级监管对象976个,二级监管对象405个,共开展随机抽查986次,随机抽查检查对象1292个,给予处罚25个,暂无列入黑名单对象。2018年,调整26项。
3.围绕提升政务服务工作实效推进信息公开
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常驻制独立窗口单位12个、综合代理制窗口单位7个、联络制窗口单位8个,设置分中心单位4个。全县28个县级部门共进驻事项693项。8个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分别设立党建群团、社会事务、经济发展、综治维稳4个综合窗口,设置80个村级为民服务站。事项进驻和办件不断拓展和加强,2018年,全县政务系统共受理各类行政服务事项141211件,办结141211件,业务咨询51070件。所有受理事项均在规定时限内办结,无群众投诉;审批业务不断规范,对入驻政务中心的所有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列出了清单,目前梳理出662项,同时将梳理出的审批事项与县直相关部门进行了“一对一”、“面对面”对接,征求意见结束后将向社会进行公开。
4.围绕公平公正交易推进信息公开
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建设,围绕“网上全公开、网下无交易、全省统一规范、全省共享共用”的目标,从今年4月开始,政府采购项目和工程建设项目全部在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上进行交易,2018年共完成各类交易活动327项,交易金额88748万元(其中建设工程交易266项,成交金额55727万元;政府采购54项,成交金额22431万元;国有资产交易2项,成交金额2088万元;国有土地出让5项,成交金额8502万元);通过电子化交易平台共办结265个项目,交易额79448万元。其中政府采购项目58个、工程建设项目207个。开展远程异地评标项目13个,其中主场10个,客场3个;加强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南涧县投资审批中介超市于2016年3月1日正式运行,2018年共发布公告31项,选取代理机构31家,签约31项,履约结束40项,项目成交额59万元,履约过程中无不良记录和差评信息,共受理投资项目审批业务110件,投资概算80亿元,按时办结率100%。
5.围绕民生改善推进信息公开
加大对社会救助和养老服务信息公开力度。重点公开了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补助资金、城乡医疗救助资金、退役士兵安置补助资金、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拨付情况;在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精准脱贫专栏,及时发布方针政策、工作动态等信息,全年共发布精准脱贫信息220条,其中脱贫动态74条,经验交流76条,政策解读9条,脱贫攻坚简报30期,公告31条;大力公开社会救助信息、就业创业信息、教育卫生领域信息。多渠道公开各类信息264条,为群众社会救助、劳务输出、医疗保障等方面提供坚强的政策支撑。
(三)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形式
通过南涧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可查阅全县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网站首页的“公示通告”、“政务信息”、“天气预报”、“公共资源交易”等栏目,专门公开综合事项,政务公开板块细化了“领导之窗”、“干部任免”、“政府文件”、“规划计划”、“政府机构及职能”、“财政预决算公开”等10余个专栏,专门公开各行政事项。2018年,门户网站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完成logo图标更换,添加站点地图、网站标识、ICP备案、政府网站找错平台等图标,更新链接“群众办事百项堵点疏解行动”、“我为督查提建议”、“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云南省证明材料清单”等板块,认真维护管理“问政南涧”“网上信访”等舆情平台,完成多个板块改版更新。根据大理州人民政府办公室要求和第三方监测结果,及时对门户网站进行管理维护,网站改错126次(字),修改错链16条(次),网站建设不断规范。同时,全县各级各部门均开设政府信息公开的电话查询渠道,方便公众咨询,提供各种形式的咨询平台,推进政务公开深度和力度。
(四)开展政策解读工作情况,政策解读数量
在政府门户网站设置政策解读专栏,按照政策文件、解读方案与解读材料同步起草、同步审批、同步发布“三同步”要求,健全政策解读工作机制,热切关注国家、省州政策导向,将各项政策和出台的措施及时转载发布。对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法规政策和重大措施,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应通过参加在线访谈、发表文章等方式带头宣讲政策,传递权威信息。2018年共发布政策解读39篇。
(五)回应社会关切情况,政务舆情处置回应情况
及时回应舆情和热点问题。健全政务舆情收集、研判和回应机制,对涉及我县的重要政务舆情、重大突发事件等热点问题,依法按程序第一时间通过网上发布信息、召开新闻发布会、接受媒体采访等方式予以回应,并根据工作进展持续发布动态信息,进一步规范完善依申请公开的受理、审查、处理、答复程序,回应社会关切情况。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负责处置的地方和部门是信息发布“第一责任人”,主要负责人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快速反应、及时发声;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确保在15分钟内,将信息及时向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报告,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
2018年来,各乡镇、各部门按照《条例》规定,严格执行依申请公开的程序,通过各种途径受理依申请信息公开申请,全年无依申请公开办理件。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严格按照《条例》规定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动、及时公开相关的政府信息,及时答复依申请公开。自2008年《条例》施行以来,全县没有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申诉的情况。
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缺乏政府信息公开意识。个别单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政务公开工作听之任之,不管不问,导致信息公开迟缓;二是缺乏人员稳定性。各单位没有专门的政府信息公开联络员,基本兼职其他工作,流动性大,缺乏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三是缺乏业务知识。不知道该怎么公开,监督的时候公开,不监督的时候不公开,导致该公开的内容没有及时公开,影响了公开效果;四是缺乏公开形式。公开形式单一,只知道门户网站公开1条渠道,公开形式缺乏多样化。
(二)具体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
一是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制度,推进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二是强化人员建设。进一步完善工作机构,配齐配强工作人员,保障工作经费;三是强化知识培训力度。开展业务知识培训、抽调工作人员顶岗等形式,多方位培训工作人员,增强乡镇和部门信息公开积极性、主动性;四是拓宽公开渠道,充分利用、挖掘公开载体,把重点领域工作、重要行政事项、重大事件和群众关注的舆论热点问题,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多渠道公开,提高公众知晓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六、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与附表
(一)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无。
(二)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