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彝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是对《南涧彝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意见(试行)》的修订,《南涧彝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已印发,现解读如下:
一、文件制定依据说明
该文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大理白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云南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相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编制完成了《南涧彝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
二、规定的主要措施
为了建立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鼓励和支持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效开展传承活动,我县制定了《南涧彝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本办法共有21条,从制定管理办法的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条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评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履行的责任和义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支持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考核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监管方式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适用于南涧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
(一)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概念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指经县人民政府认定的,承担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传承责任,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传承人。
(二)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条件
申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应符合下列条件:掌握和传承的项目必须是列入南涧县县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熟练掌握其代表和传承项目的技艺,从艺年限5年以上;在一定区域或领域内被公认为具有代表性、权威性和影响力;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带徒传艺,培养后继人才;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
(三)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评审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评审,由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由县人民政府认定公布。推荐和认定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应遵偱公开、公平、公正、自愿的原则,严格履行申报程序。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由个人或项目保护责任单位向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或推荐。由项目保护责任单位推荐的,应征得被推荐人同意。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提出符合条件的人员名单报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遴选出符合条件的代表性传承人(评选采取同等条件民间艺人优先、师徒关系的师傅优先原则),并将评选结果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20个工作日。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公示结果提请县人民政府认定公布。
(四)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责任和义务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履行下列责任和义务:开展传承活动,带徒授艺,培养后继人才;妥善保存该项目的实物和资料;配合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及相关活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的公益性宣传、展示等活动;定期以书面形式向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报告开展保护传承活动、带徒授艺情况;境外组织或个人向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交流等活动,传承人应向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经批准后方可接受调查采访。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境外组织或者个人在境内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活动实施监督和管理。
(五)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支持方式
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其主要方式有:提供必要的传习活动场所;给予适当的经费资助有关技艺资料的整理、出版和相关传承活动;组织开展相关研讨、展示、宣传等活动,促进交流与合作;提供展示、宣传及其它有利于项目传承的帮助;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要采取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多种方式,全面记录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技艺和知识,有计划地征集并保管代表性传承人的主要作品,建立传承人档案。
(六)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考核制度
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全县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每年签订传承协议,对其传承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监督,每年进行一次评估考核。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去世后,项目保护责任单位应在30日内将情况报告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传承人当年的传承补助继续发放,从次年起停发。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丧失传承能力,难以履行传承义务的,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报县人民政府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原代表性传承人继续保留有关待遇。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传承义务的,由管理部门进行批评教育,屡教不改的,经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核实后,报请县人民政府批准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及其所享受的相关待遇。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连续两年年终考核不合格者,由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出,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核实后,报请县人民政府批准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及其所享受的相关待遇。
(七)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监管方式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传承活动中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所属行业相关规定,触犯国家法律规定被追究法律责任的,由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核实后,报请县人民政府批准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及其所享受的相关待遇。
三、文件制定程序说明
根据《云南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相关要求,2021年4月成立了由县文旅局、县民宗局、县教体局、县卫健局等部门组成的编制工作组,2021年4月12日至2021年5月5日对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行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开展调研。2021年5月10日起草了《南涧彝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初稿)。经多次修改并报编制工作组会商研究修改后,形成《南涧彝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讨论稿)。2021年5月13日将《南涧彝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各乡镇、相关单位征求意见,并在县人民政府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被征求意见单位均回复“无意见”,期间也未收到任何个人的意见建议。2021年6月18日,召开了专家论证及合法性审查会议,经进一步修改完善后,由法律顾问单位出具了《合法性审查意见书》,形成了《南涧彝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报审稿)。2021年7月25日第十二届县人民政府第53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形成了《南涧彝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于2021年8月 日公布并印发。
四、文件施行日期及有效期说明
该文件的公布日期是2021年8月25日,施行日期是2021年10月1日,载明有效期为5年。
相关文章:南涧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涧彝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