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南涧县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西部、大理州南端,地处东经100°06′~100°41′、北纬24°32′~25°10′之间,与大理、临沧、普洱3州市和巍山、弥渡、景东、云县、凤庆5县山水相连。县城所在地南涧镇。县域东西横距59千米,南北纵距55千米,全县国土总面积1739.17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99.3%、坝区面积0.7%。全县有耕地面积31.53万亩,其中水田2.57万亩、水浇地0.31万亩、旱地28.65万亩。
【自然概貌】南涧地形地貌复杂,山高坡陡谷深,海拔落差大。县域最高点是县城北部的太极顶山,海拔3061米;最低点是漫湾库区的最高水位线,海拔994米。县域平均海拔1988米,县城平均海拔1370米。县域除县城10平方千米的盆地外,大部分为河谷、山峦和坡地构成的山区或半山区。境内江河分澜沧江、元江两大水系,有干流9条、支流59条,总长286千米。境内有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6.7%。
【气候特点】南涧干湿季节分明,四季气候不明显,属雨热同季的低纬山地季风气候。受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5个不同类型气候带影响,呈现出“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和区域气候。东南部为多雨区,西南部为中雨区,东北部为少雨区。春温高于秋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土地资源】全县土地利用现状:耕地(水田、水浇地、旱地)21021.12公顷(31.53万亩);园地(果园、茶园、其他)园地14448.15公顷(21.67万亩);林地(乔木林地、竹林地、灌木林地、其他)113555.04公顷(170.33万亩);草地3846.89公顷(5.77万亩),湿地219.47公顷(0.33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建制镇用地、村庄用地、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5497.56公顷(8.25万亩),交通运输用地(铁路用地、公路用地、农村道路、港口码头用地、管道运输用地)3040.29公顷(4.56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河流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沟渠、水工建筑用地)3139.30公顷(4.71万亩)。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山地占绝大多数,耕地资源有限,土壤类型较多,宜种植物较广,成年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面大,山高缺水,水土潜力难以充分发挥。土壤资源有棕壤、黄棕壤、红壤、紫色土、石灰(岩土)、冲积土、水稻土、盐土8个土类,分为16个亚类、34个土属、66个土种、10个变种。
【水资源】据《南涧县水资源调查评价与水利区划报告》载:全县地表水多年平均降水量有18.2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7.75亿立方米,合计水资源总量9.61亿立方米。
【动植物资源】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南涧段是大理州境内保存较完整、面积最大的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生态系统,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是南涧县野生动植物的荟萃之地,成为全县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代表。
保护区内有园林景观树木兰科6种、安息香科7种、醉鱼草科1种、远志科2种、蝶形花科6种、杜鹃花科33种、山茶科35种、杜英科7种、蔷薇科20余种、卫矛科1种、葡萄科42种、槭树科10种、桃叶珊瑚科1种、茜草科1种、茜草科1种、忍冬科1种、报春花科20种、苦苣苔科40种、紫葳科4种、金丝桃科9种、黄杨科1种、桑科40种、冬青科15种、禾本科5种、樟科60种、木棉科1种。
保护区内有哺乳类动物123种,隶属9目30科78属,其种数占全国哺乳动物总数的20.2%,丰富程度仅次于西双版纳和高黎贡山2个自然保护区,名列全国第三位。保护区内有两栖爬行动物104种(两栖类60种和爬行类44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1种(蟒蛇),二级重点保护种1种(红瘰疣螈),分别占两栖爬行动物种数的1%。保护区内有鸟类446种,占云南省分布记录鸟类792种的56.31%,隶属15目44科,另4亚科。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红花木莲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头鹦鹉
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